聯絡電話
(853)2878 9938
您的当前位置 :
发表时间: 2019-06-10 00:00:00
作者: 澳區省級政協委員聯誼會
浏览:
政協進校園廣大壓軸
新聞短片:https://youtu.be/senORuHFW64
△全體出席嘉賓與廣大中學師生合影
兩校友勉學弟學妹發揮專長理性認知
澳區省級政協委員聯誼會主辦的“政協委員進校園”系列活動之“政協委員話你知”本年度最後一場,昨假廣大中學舉行。
本學年進十二校
由澳區全國政協委員何潤生、廈門市政協委員陳秀釵與學生分享,寄語青年學生學好專業知識及提升語言能力,多參與社會、了解社情民意,學會理性看待問題,並把握“一帶一路”、粵港澳大灣區機遇,參與建設澳門和祖國。
“政協委員話你知”活動今年走進了十二所本澳中學和高等院校。年度壓軸活動昨日上午十一時在廣大中學禮堂舉行,中聯辦協調部副處長黃勇文、助理吳國權,澳區省級政協委員聯誼會會長馬志毅、理事長吳士芳、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何嘉倫、副理事長石雲、副秘書長李居仁等負責人及廣大中學校長陳建邦、副校長宋敏等,以及逾四百七十名師生參與。
參與社會增歷練
何潤生介紹了由○八年起任河北省政協委員、○九年起任立法議員及一八年起任全國政協委員,當中的心路歷程和感受,認為立法議員、政協委員的不同身份,可發揮雙重積極作用,推動兩地溝通及國家發展。“博學篤行”是廣大中學的教訓,作為校友的他覺得學生的首要任務是努力學習,多參與社會工作,了解國家發展大局,並有抱負及理想,未來把所學結合自身發展。
陳秀釵向學生分享了母校成長點滴、社團工作,以及其在教育事業的投入、廈門政協的鍛煉,過程中發揮橋樑紐帶作用,促進廈門、澳門、金門的三地青年交流、開展對台工作等。通過回顧成長和發展經歷,不同的經驗使她開拓視野,推動個人成長與發展。
分配好作息時間
互動環節上,學生緊貼時事就新時代國策機遇、委員時間分配等發問。陳秀釵坦言,有時會遇到工作壓力特別大,但人要有時間觀念,分析好首要解決的問題和工作,並把握每天的時間處理。有感每個階段都要審視和調整好最重要的工作,如學生在兼顧學習及社團活動上,先要保障好學業。
何潤生表示,國家及澳門近年在各領域發展迅速,粵港澳大灣區未來將發展成世界一流灣區,對本澳年輕人是最好的機遇,發展方向和選擇多樣。本澳缺乏不少專業人才,加上年輕人也可走到灣區發展,學生宜結合自身興趣選科,及早裝備好自身提升競爭力。
馬志毅勉學生多關注時事
△馬志毅會長總結發言
六字作總結推自身成長
本年度“政協委員進校園”系列活動之“政協委員話你知”十二場分享會圓滿結束,多名政協委員先後走進校園與學生交流。澳區省級政協委員聯誼會會長馬志毅用“求知、立志、行動”六字作總結,寄語學生多發問及關心時事,定下方向及堅持目標,勇於行動克服困難,推動自身成長、成才。
馬志毅認為,本年度十二場交流會中,學生提問深具水平。即使是委員輕輕提到的政策,同學也會把握機會,說出和問及有關國家發展政策的觀點及意見,冀得到更多相關資訊,可見學生求知慾強。
做政協委員非空想
他引用名言“求知若渴,大智若愚”勉勵學生,期望同學了解更多時事,並希望聽完分享會後,多對政協委員發問。透過提問使委員不斷回顧過去,鞏固他們參政的熱情。
馬志毅留意到過往幾場分享會,有學生立志成為政協委員。指這並非不可能的事,政協委員不局限於工商界,也有來自教育界及社會服務界的精英,行行出狀元。他提醒青年人立大志不是為做大官,政協委員不是一份官職,而是一份榮譽,也是一份沉重的責任,職責是為人民服務及為政府的運作順暢,提出可行的解決方案。
“只要精神不滑坡,辦法總比困難多”,他引用五年前國家主席習近平來澳後,寄語澳門的一句說話,勉勵同學用行動成就事業,往後勇敢地克服困難;亦感青少年成長需有自強心態,學習自己解決問題及克服困難。
擴寬教育解決技巧
他亦認為,目前教育僅限於知識層面的傳授,希望往後教育能進一步擴寬,推動學生用實際行動解決問題,加強精神教育及問題解決技巧,克服將來的困難。
△互贈紀念品環節
△主禮嘉賓合照留念
△發言嘉賓何潤生委員(右)、陳秀釵委員與學生進行交流
△活動現場
(本文摘自2019年6月11日澳門日報第B02版,圖片為本會所攝錄)